当基地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被摧毁后,系统会自动启动故障保护机制,将基地重新建立在一个全新的随机位置。基地的生命值归零,所有建筑和资源需要从头开始建设,但人员和技术蓝图会保留。这种情况下,玩家需要迅速调整策略,优先恢复资源生产和基础防御能力,避免被敌对势力再次针对。
重建初期应优先升级资源生产设施,例如金属炼化工厂和晶体合成工厂,确保基础资源的稳定供应。同时尽快恢复工程船的生产能力,以便重新采集地图上的资源点。由于前哨站指挥中心需要基地达到4级才能建造,因此在初期无法主动迁移基地,必须依赖随机重生后的位置发展。如果新位置资源匮乏或靠近敌对玩家,可以考虑暂时降低活跃度,避免成为攻击目标。
基地防御在重建阶段尤为重要,但受限于资源短缺,无法一次性投入大量成本。建议优先升级基地近防系统,配置少量舰载机编队作为防卫机库的基础战力。同时利用计划圈功能,将舰队部署在基地附近巡逻,形成威慑。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加入活跃的同盟,借助盟友的协防能力度过脆弱期。
技术蓝图的保留是重建过程中的关键优势,玩家无需重新研究舰船科技,可直接生产已有蓝图的舰船。初期建议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,兼顾采矿与防御需求。中型工程舰的指挥值消耗较高,需谨慎调配。若基地被摧毁前已解锁高级舰船生产线,可逐步恢复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的生产能力,但需平衡资源分配,避免拖慢核心设施的升级进度。
长期来看,基地被摧毁后需要更注重战略隐蔽性。前哨站指挥中心解锁后,应尽快迁移至资源丰富且同盟势力覆盖的区域。通过对接矿点提升资源产量,并利用采矿平台减少计划圈占用。防御方面需定期检查防卫火力的部署效率,确保舰载机编队与防空火力的协同作战能力。若再次面临围攻风险,可主动联系盟友请求支援,或提前储备预制模组加速关键设施的修复。
重建过程中需保持对地图动态的监控,尤其是敌对势力的活动范围。通过扫描功能收集周边情报,避免误入高冲突区域。若发现自身处于劣势,可暂时放弃部分外围资源点,集中力量巩固核心区域。基地的耐久度和防卫火力等级应随发展进度同步提升,确保防御能力与资源规模匹配,防止历史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