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船停泊问题主要源于舰队编组逻辑与资源调度机制的冲突。当舰队在星门或前哨站附近频繁调动时,系统可能因路径计算延迟或计划圈重叠导致指令堆积,表现为舰船停滞。解决核心在于优化编队指令优先级,避免同时执行采集、战斗、迁移等高负载操作。建议将工程舰与战斗舰分属不同计划圈,并确保前哨站对接时无其他任务干扰。
资源采集与仓储容量不足是卡船的另一关键诱因。工程舰满载后若未及时返回基地,会因仓库舰未编入或存储技术未升级而反复往返。需优先强化工程舰的仓库扩容与采集加速技术点,中型工程舰搭配721载货型能显著提升单次采集效率。采矿平台部署后,需手动调整采集范围至10%-30%加成区域,避免因同盟成员争夺同一矿区引发路径冲突。
前排巡洋舰受击撤退至中排的特性可能导致后续舰船路径重置,建议为战巡、航母等大型舰单独编组,利用增援功能突破指挥值限制。高速侦查舰先行探路再增援主力舰队,可减少曲速跃迁时的指令延迟。封锁任务中,避免在野怪刷新点周边部署过多舰队,防止系统误判为持续战斗状态。
后期需重点关注采矿平台与星门建设的协同。四本阶段后,优先在小行星带建立前哨指挥中心,通过基地迁移实现资源点直连。若出现工程舰爆仓,可临时启用AC721通用型运输舰混编采集,但需注意其防御薄弱特性。面对敌对势力干扰时,建议与3-5名同盟成员共享矿区,通过联合封锁降低单点作战压力。
技术储备与蓝图研究是长期解决方案。逆向拆解获得的中立技术值应优先用于提升舰船机动性与仓储模块,而非单纯强化火力。太阳鲸航母等大型舰需搭配卡利斯托重型巡洋舰组成防空网,避免因舰载机回收延迟导致母舰停滞。定期检查蓝图强化的兼容性,确保子型号技术点不会覆盖主型号关键属性。